不待揚鞭自奮蹄,淠河特大橋“中流擊水”施工忙



發布時間:2021-03-08   
一公局
2021-03-08

初春的太陽普照着靜靜的淠河,波光粼粼。與這番明媚春光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三公司淠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鑽機轟鳴與車輛如梭的忙碌景象。

“春節假期施工不停頓,節後複工達産成常态。無需動員,大家都鉚足幹勁連軸轉!”項目經理伏雷每天在項目部與施工現場之間都奔走幾個來回,把每一個階段的施工生産計劃任務分的很細,壓得很實。“得在汛期來臨前如期甚至提前完成樁基施工。”

興建中的淠河特大橋全長達1.4公裡,大橋所在的淠河,是淮河右岸主要支流之一,曆史上水患頻發。如今,特大橋正漸次展開樁基施工的大幕。在春節前後一個多月時間内,項目快速完成了128根樁基的施工。近80%的技術管理人員與30名一線工人選擇了就地過年,堅守奉獻

1615182867863810.jpg

建造一座橋,跨越的不隻是時空距離,還有對水患的挑戰與逾越,需要直面無數道複雜技術難題。

開局就是高潮,起步就是沖刺。從2020年11月20日開始,項目團隊發揚“叫河水讓路”的精神,在不到40天時間裡,在河道内填築起一條670米長、約45米寬的填土築島平台,一舉扭轉了原本搭設鋼平台施工投入大、工期長、風險高的不利局面。

通過将大橋上下遊500米河道進行疏浚,就近向淠河“巧借”10萬方土石,既是項目團隊敢啃硬骨頭、善打硬仗、“中流擊水”的創新舉措,也是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科學治理現實水患、彰顯央企社會責任的生動體現。整治之後的河道更為順暢,環境更為優美,令沿線老百姓贊不絕口。

在冰冷的河水中頑強搭設起水中施工平台,進一步吹響了橋梁下部結構樁基施工的沖鋒号。“便道+鋼便橋”施工方法,是項目囿于現實條件所做的突圍,成為挺進河中央、跨越淠河的施工大捷标志。

頂着最低溫度近達零下10度的極低氣候,伏雷與總工程師王坤整天和現場技術骨幹、一線施工人員并肩奮戰,針對錯綜複雜的特殊地質實情,見招拆招。項目采用大功率“反循環”鑽機成孔,規避了砂性土易塌孔、砂礫層易擴孔、紅岩層鑽進慢的風險隐患,降低了混凝土損耗系數。僅這一項,就節約施工成本50萬元。

淠河特大橋共有264根樁基,最深近80米,相當于26層樓的高度。在深不見底的河床下進行施工,生産作業難、安全風險大、體能要求高、專業技能嚴,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都充滿挑戰和磨砺。

反複進行颠覆性研讨和可行性論證,切實完備的施工方案幾經優化,凝聚着一幹人的智慧和心血。主橋水中承台深基坑開挖時,創新采用鋼闆樁加雙拼圍檩進行支護,片片相連,環環相扣,形成20多米深、閉合成環的鋼圍堰,深深嵌入河床内,為深基坑承台施工和作業人員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安全保障。

每一根樁基,都是夯基壘台的“鋼筋鐵骨”,都要按照标準量身定制、精心打造,這是項目團隊的共識。讓大橋的每一個施工細節技術精度更高、質量管控更嚴、作業流程更細,逐步成為組織管理新常态。

“别看咱們項目不大,但有着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影子,都是‘三牛精神’的忠實踐行者!”對于項目團隊短短幾個月展現出來的創造力、戰鬥力,伏雷感慨不已。“3月初完成鋼便橋的搭設鋪裝,5月底趕在汛期前完成墩柱施工,年内完成大橋挂籃箱梁主體施工……”,是項目部全體職工記于心、笃于行的共同“小目标”。

牛年春來早,奮進正當時。無數次往返于淠河畔的防洪大堤上,伏雷的視線裡時常能浮現出記憶中軍民團結一心、協力防汛抗洪的緊張戰鬥場景。熟悉而又模糊的畫面,同樣激勵着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乘風破浪。

(陳洪勝  王春霞)


作者:吾名   來源:中交一公局



中交一公局集團
中交一公局集團
中交一公局集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