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局
|
2020-12-14
|
“平台顯示監測異常,水位高出基底,趕緊通知現場技術人員處理。”在七公司鄭州文創園8号項目現場,管理人員李成傑手機端發出警告提示。原來,這是項目利用BIM+自動化技術對深基坑進行監測,監視器和報警器同時發出了報警信号。
鄭州文創園8号項目占地面積約57萬平米,相當于80多個标準足球場,建築面積大,施工任務重,作業高峰期時,工人2000多人、塔吊26台、鋼筋4萬噸。作為融合城鎮發展、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它的每一步進展都牽動着3174戶居民的心。
安全無小事,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交叉作業等安全風險因素都能造成重大事故,威脅到施工人員生命安全。“我們從信息化入手,通盤考慮基坑施工全過程,出現異常及時幹預調整。”項目負責人劉金濤介紹說,工程施工最重要的是做好事前監測,但難度不小,如肉眼無法及時觀測、工人群體複雜、事态發生具有突發随機性等。如今,通過BIM+自動化監測系統就能在電腦、手機、平闆等多媒體終端,實時監測20個足球場大小的深基坑動态,第一時間發現隐患、解決問題。“這一舉措,不但為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時還為項目節省了成本。”
“無論工程處在基坑水位、邊坡沉降監測施工階段,還是主體建構階段,安全文明施工的弦時刻也不能放松。”劉金濤說。項目拿出“繡花”功夫做安全,經得起磨煉,樹立了新風。如今随意走進鄭州文創園8号項目建築工地,圍擋、揚塵、渣土車常态化管理,工人文明施工井然有序。
從信息自動化到人工常态化,項目部不遺餘力,多措并舉,用安全“三當”和“紅與黑”課堂等新招兒,為生命築起“金鐘罩”防護網。
“三當”,就是當老師、當醫生、當法官。所謂“當老師”,就是将安全法規、施工規範、注意事項等事項生成二維碼貼于安全帽上,在班前安全教育講台上随機抽調一名工人當老師。“工友舉的例子貼合我們工人,再加上這個二維碼,空閑時間我們也能拿出手機來學習,對施工流程越來越熟悉,以前不好的毛病都得到了糾正。”通過不斷學習,新入職混凝土工陳正勇也快速成長為一名專業老師。“當醫生”也很受工人的歡迎,項目部領導班子“當醫生”,每周進行一次集體“會診”,讓安全“病症”無所遁形。通過“會診”,已累積診斷“醫治”隐患347項。“當法官”則意味着犯錯工人要在“紅與黑”課堂上當着同班組的工友進行自我檢讨,由全班組人員當“法官”進行裁奪,判定整改時限。
項目部還專門成立一個視頻拍攝崗,攝像人員每天去現場找取安全故事,制作成視頻在工地會議室、工人食堂電視上循環播放。邀請工人家屬座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類似舉措層出不窮,成為項目部安全防護的“金鐘罩”,讓安全隐患無處藏身。各項舉措在激起工人安全意識的前提下,漸漸地,也讓大家成了名副其實的專業“安全員”。(七公司 廖治飛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