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局
|
2020-11-11
|
“石粉質量合格,可以用于施工生産!”謝遠征看到檢測報告後露出欣慰的笑容,“點石成金”這個封存在腦海裡一年的想法終于變為現實。
在五公司重慶城開C1标項目黃家梁隧道剛剛進洞之際,一車又一車的洞渣被堆放在棄土場,看到此場景的常務副經理謝遠征心想,“項目采購砂石料的成本很大,要是能把洞渣做成石粉用于碎石料生産,豈不是能降低很多采購成本?”這個“變廢為寶”的想法,在謝遠征心中悄悄萌芽。
經過反複調查、測算,在一次項目生産會議上,他向大家提出了自建碎石加工廠的想法,在場人員随即展開了激烈讨論。“大量的隧道洞渣一般會布設專門的棄土場來廢棄,不僅是占用了土地資源,還影響環境,甚至還會因為處置不當而形成安全隐患。”項目總工曾現龍率先認同,物設部部長石廣輝接着說:“這樣還能應對一部分地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問題,實現降本增效,節約項目經費。”大家一緻同意在項目自建碎石加工場的決定。
得到支持的謝遠征幹勁十足,組織人員時刻關注隧道施工期間的圍岩變化,但因為黃家梁隧道進洞初期,掌子面情況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夾泥、圍岩破碎、軟弱等情況,開挖的洞渣根本不能達到可用于砂石料生産的标準。“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因為山體受風化影響,往往在隧道進洞初期圍岩情況都比較差,但并不代表進洞後的圍岩仍舊如此。”項目總工曾現龍給大家加油打氣。
“黃家梁隧道的圍岩近期整體性良好,岩質較硬,試驗室檢測合格。”時隔半年,謝遠征終于等到這條消息。他馬不停蹄組織人員召開專題會議,研讨關于建設碎石加工廠的事宜。通過初步預估,項目可以内部“消化”掉黃家梁隧道開挖過程中産出的可利用的20餘萬方洞渣,使其變廢為寶,把這堆“石子”變成“金子”。同時,出于盡量保護土地資源的考慮,項目決定避免新征臨時用地,将加工場設置在主線區域,與附近居民居住點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加工過程中産生噪聲和粉塵擾民。
基于前期考察結果,技術人員将初定的4種設置方案進行BIM技術仿真應用,不斷尋找适合建立碎石加工場的最佳位置。經過半個多月的調整,項目決定将加工場設置在隧道洞口附近,将其設置于原材地與應用地之間,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原材料與成品重複運輸,方便電力供應,降低加工成本。
2019年9月,碎石加工場順利建成。首批洞渣初步檢測合格後,又被送往試驗室進行精确檢測。當得知試驗室通知洞渣符合加工成石粉标準,謝遠征又組織人員、車輛将大量洞渣運輸至碎石加工場,通過采用二級破碎工藝将洞渣破碎為最終産品——石粉。經過6天的加工,第一批石粉順利生産,項目聯系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2天後,檢測結果顯示合格,總是緊鎖眉頭的謝遠征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比當地碎石場售賣的還要好嘞!”現場經驗豐富的工人紛紛誇贊。項目部通過将隧道洞渣進行再加工,生産出來的石料質量好,成本低。投入生産至今,共生産10餘萬噸石粉,為項目節省了成本400多萬,真正地把“石子”變成了“金子”。
(原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