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局
|
2019-12-17
|
北京冬奧會延慶核心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設正在北京市延慶區西北部小海坨山上如火如荼地進行。2022年,這裡将承辦北京冬奧會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等多項極具挑戰性和觀賞性的比賽項目。
一公局集團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項目團隊承擔着8條比賽雪道、15條技術雪道、2條拖牽雪道和2條回奧運村雪道以及造雪工程等13項施工任務。其中,比賽雪道全長6573米,技術雪道全長10619米。這是中國首例高山滑雪場,國内沒有任何施工規範标準可循。
目前,冬奧會工程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一線人員激揚的精神風貌、施工現場火熱的工作氛圍、标準美觀的建設環境,折射出中交建設者打造奧運品質示範工程的匠心。
亮品牌 大山深處“内銷”土石方
經過前期的勘察,項目最大的難題就是土石方運輸。根據圖紙計算,8條賽道和15條技術雪道需要挖方60萬方,填方31萬方,多餘出來的土方就算運輸到最近的小張家口消納場,也需要兩三年的工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考察時“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囑咐曆曆在耳,消納土石方對于冬奧會高山滑雪場建設來說迫在眉睫。
業主組織各參建單位進行了多次圖紙會審。最終,由一公局集團項目團隊提出的“将平緩的雪道準備區延長幾米,小幅度改變開始區和結束區的坡度,減少土石方開挖量”的方案得到了業主肯定。
為了不影響比賽效果,保證雪道寬度和長度不變,隻在雪道起始位置進行了坡度5%以内微調。項目團隊為了更“保險”,邀請專業滑雪運動員和雪場建設者前來指導,他們表示小範圍的微調不會對滑雪體驗造成任何影響。項目将優化方案上報業主,并獲得了國際雪聯的批準,将土石方挖方、填方均變為45萬方,做到了挖填平衡。多餘的土石方全部由“外運”變成了“内銷”,節約了工期,減少費用近2400萬元。
勇攻堅主動出擊展現中交擔當
小海坨山最高海拔2198米,最大坡度近70%,中間幾條曲折而下的競速賽道,将進行冬奧會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等比賽項目。賽道兩邊各有熱身賽道,中間穿插的是技術道路。項目主要特點是“四大一多”,即山區施工難度大、工期關門壓力大、國際影響大、全新領域挑戰大及動态設計确定因素多。
項目團隊充分發揮央企施工經驗豐富的優勢,從成本、工期、安全等方面綜合考慮,緊緊抓住動态設計施工這一契機,從工程實際出發,認真琢磨業主的需求,提前謀劃,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方案,展現出公司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為了做好動态設計施工,每次國際雪聯高山賽道委員會主席伯恩哈德·魯西來到現場考察時,項目團隊都會将彙報内容做成一塊長1米、寬0.5米的折疊展闆,以圖形呈現在展闆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向魯西講解原設計與優化設計的對比圖示,全力做好溝通工作。
“想得早,幹得快!設計的動态調整對我們團隊來說反而是機遇,”在談到設計優化經過的時候,項目總工李旭陽說,“我們牢牢抓住了這個機遇,在這個舞台上最大限度的展現了中國交建的擔當與實力。2022年看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的時候,我們會更加驕傲!”
不怕險亂石溝壑打通運輸“生命線”
高山滑雪項目以較強的觀賞性和速度感被稱作“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小海坨山山勢險峻,是北京市第二高峰,雪道起點與終點之間高差達到948米,地質環境複雜。
建設伊始,小海陀山還是從未開墾的“處女地”,密林亂石交錯,寸步難行,材料運輸最初隻能依靠最原始的人背、馬馱。随着施工的深入,山下大量的設備必須運上山,山上渣石也需要送下山。項目團隊把礦石運輸技術應用到高山施工中,設計優化貨索、爬山虎等運輸機械,利用多種方式,組成運輸“生命線”。
項目副經理範承祥回憶說:“要想順利施工,首先必須從施工平台修建一條通往山上施工區的‘之’字形便道,運送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和物資上山。一側是懸崖,一側是樹木,地勢危險,我們要在隻有10到25米寬的狹小空間内修建山坡便道。施工人員24小時作業,用挖掘機小心翼翼地挖掘,經過90天的艱難努力,終于打通了施工便道。”
澆築D2平行回轉賽道擋牆混凝土,又遇到了“攔路虎”。因山勢陡峭,罐車無法将成品混凝土運送到山上,隻能先将幹拌料運送到山上平台區,再用強制拌合機加水拌合,然後用鏟車一方一方地将混凝土端送到澆築點。4000方混凝土,4000次的坡路來回運輸,4台鏟車連續30多天日夜作戰,終于澆築完成了第一個節點工程。
“為了保質保量的完成要求,我和管段技術員日日夜夜奮戰在施工一線,緊盯現場人員機械調配與施工質量。雖然很累,但滿滿的榮譽感沖擊着我們每一個參建者的内心。”項目副經理李躍亮感慨道。
精勘測密林叢中開辟超級“冬奧戰場”
小海陀山沒有實測數據,測量就好比工程施工的“眼睛”,來不得半點馬虎。
2017年11月底的小海坨山,氣溫低至零下35攝氏度,風力達到8級以上。建設者們羽絨服再套軍大衣,就算穿上棉褲護膝,依然感到刺骨的寒冷。在這樣的極限環境下,測量班連續工作13個晝夜,最終完成了200米樣闆段建設的精測任務。然而,測量班與這個“冬奧超級工程”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每一次上山,測量隊員的雙肩包裡除了測量儀,還塞着幹糧和礦泉水,因為一上山就是一整天,保溫杯裡的熱水也變成了冰水。山上沒有信号,大家隻能保持距離,相互聯系靠吼叫。山路崎岖泥濘,地面枯葉雜草覆蓋,一不小心腳就可能陷入石縫中。測量班每天來回步行,僅在路上就要花費6個多小時。
“天天爬山,膝蓋磨損嚴重,身體疲憊,回來還要加班整理數據,那時候晚上10點下班都是早的。”測量班梁博文回憶說。話中雖有苦澀,可是梁博文和測量班組的成員們都為能夠參與冬奧工程的建設感到分外自豪。
總面積高達23萬平方米的雪道,近3000個測量布點,測量班一步一步反複實地勘測和精确驗算,為開辟“冬奧戰場”提供了最基礎的數據支持。
2019年新年前夕,奮戰在施工一線的建設者們接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視頻連線慰問。“就覺得眼睛熱熱的,我們做的事情,值!”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大家感覺像做夢一樣。2019年國慶節,CCTV10播出了《中國建設者》紀錄片之助力冬奧,紀錄片講述一公局集團建設者如何助力冬奧,打造這座承載着華夏兒女冰雪夢的滑雪場奇迹,向社會充分展示了中國交建作為央企的責任擔當和創新形象。
站在海拔1482米的高山滑雪比賽競技結束區,擡頭仰望,條條雪道猶如流淌的瀑布,由山頂向山谷蜿蜒流淌而下。2022年冬奧延慶賽區是建設周期最短、建設難度最大、建設标準最高的滑雪比賽項目。建成之後,這裡将是國内最高等級的高山滑雪賽道,是國内唯一符合冬奧會标準的賽道。屆時,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頂級滑雪運動員将彙集小海陀山頂,一展風采。(朱耔葳 高丹 唐思平 紀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