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名
|
2019-03-20
|
夜幕的籠罩中,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淮安348省道項目跨京杭運河特大橋最後一片30米箱梁穩穩的落下,标志着淮安348省道項目跨京杭運河特大橋箱梁架設任務圓滿完成,同時,在中交一公局集團“春三早”檢查督導下,項目另一大橋工程跨京滬高速公路大橋首片箱梁架設前期準備正有序進行。
淮安348省道是江蘇省新建的一條貫穿江蘇省中北部地區、呈東西向一級幹線公路,項目全長約36.6公裡。在建設過程中,海威公司項目部全體員工動腦、動心、動腿,以行動踐行質量誓言,強化品牌影響力,在淮安樹立起中交形象。
技術優化 工藝持續改進
目标在前,重任在肩,2016年11月,348省道淮安區段工程建設項目開工建設,過程中資金壓力較大,對項目進度推進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保質保量完成項目施工計劃,項目根據首件總結成果,自行編制《首件專輯》,從技術質量、安全管控、試驗等各個方面對開工條件進行評估,分工序驗收總結,總結優秀的施工工藝,歸納成冊。灰土路基施工改進土質就是首件試驗成果之一。
2%水泥+4%石灰、4%水泥+8%石灰,這幾組簡單的數字後面代表的是項目部全體人員為打造品質工程而進行的一遍遍技術優化。在灰土路基施工中,項目部發現土質達不到施工要求,而且含水量大,他們立即組織技術部門人員進行多次試驗,将路基96區結構形式優化為2%水泥+4%石灰、将底基層結構形式優化為4%水泥+8%石灰。通過與原方案對比,新方案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使路基質量有了整體的提高,同時,而且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信息助攻 标準精益打造
“從所有測溫點的溫度數據及溫度變化曲線來觀察,這次溫度變化無異常現象,在接下來澆築過程中以及養護階段,一定要随時觀測全過程測溫數據”,大屏幕前,項目總工程師符銀昌一邊看着跨京杭運河特大橋最後一片箱梁架設過程,一邊說道。而他眼前的屏幕可不簡單,它的名稱是HC-TW80測溫系統,一個大體積混凝土測溫儀。它在箱梁預制區、鋼筋加工廠、拌合站等廠區标準化建設穩步推進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介紹,該系統可以聯合智慧工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信息化體系對項目重點、關鍵部位進行實時監控。它與BIM技術、拌合站智能監控系統、鋼筋籠樁頭主筋塑料套隔離技術等“四新”技術相得益彰,不斷推動項目工序工藝達到質量要求和标準化、精益化、信息化的建設高度。同時,項目部還在施工工藝、綠化環保等方面狠下功夫,通過優化管理細節,在進度、質量、技術、安全環保等方面均衡發力,全面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