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專題 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周年 > 正文
素有“海上花園城市”之稱的福建廈門島占地158平方公裡,四面環海。上世紀90年代以前,高集海堤是大陸進出廈門島的唯一通道,這條海堤修建于上世紀50年代,雙向四車道,經過幾十年“服役”早已不堪重負,不僅路面坑坑窪窪,塵土飛揚,堵車更是常态。進出廈門島的通道瓶頸嚴重制約了廈門城市發展,跨海大橋的建設愈加迫切。
廈門大橋于1988年10月開工,原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公規院前身)設計,原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橋梁工程處(一公局廈門工程公司前身)負責大橋主橋上部結構及引橋下部結構施工,原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第六公司(三航局廈門分公司前身)負責大橋主橋下部結構施工。大橋由高崎引道、跨海主橋和集美立交三部分組成,工程全長6695米,跨海主橋2070米,行車道淨寬19米。大橋建設技術之複雜、工程之浩大、施工難度之高,挑戰了工程建設極限,大橋建設創下了數個國内首次紀錄:首次跨海峽修造長大橋;首次在全國範圍内采取公開招投标;首次在全國範圍内采用當時國際最先進的移動滑膜技術;首次采用國内自行研發的大噸位預應力技術;首次探索出在海上施工大直徑(1.5米)鑽孔嵌岩樁。
在當時,國内并沒有完善的預應力體系,廈門大橋預應力技術采用的大部分産品在初期完全依賴進口,用量最多的鋼絞線由瑞士公司生産,價格昂貴。巨大的經濟壓力成了橫亘在廈門大橋項目的攔路虎。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田克平提出,“一定要自主研發。”一場推動我國橋梁建築工程事業發展的技術革新,依托廈門大橋的建設悄然開始。
艱苦攻堅三個月,由一公局集團等單位聯合研發的“QM”預應力體系研發成功。“QM”預應力體系的大規模生産及使用,不僅為廈門大橋的建造節省了三分之二的成本,更開啟了預應力體系的國産化新時代,我國預應力體系不再依賴進口。
廈門大橋于1991年12月19日正式建成通車,成為新中國第一座跨海峽公路大橋,對新興的廈門經濟特區,乃至整個閩南沿海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了這條交通要道,新生的廈門經濟特區從一個偏安一隅的濱海小城急速騰飛。
在圓滿完成廈門大橋施工任務後,一公局集團在廈門大橋集美端橋頭位置成立了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繼續深耕廈門經濟特區基礎設施建設。
30年後,一公局集團再次通過招投标承接了廈門大橋改造加固任務,在對原橋面進行“四改六”拓寬的同時,還将對橋梁既有病害進行同步維修,以恢複結構耐久性,提高橋梁承載能力。
2021年1月,廈門大橋改造加固項目正式開工,預計2022年1月底實現通車,改造後的廈門大橋将以全新姿态,繼續發揮進出廈門島的交通幹線作用。(一公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