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勝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解放戰争展廳,5個燙金大字十分醒目。展廳内一座“人民支前”浮雕前,不少參觀者駐足欣賞。浮雕刻畫了人民群衆與人民解放軍勠力同心、并肩戰鬥的生動場景——
1946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撕毀與中國共産黨達成的停戰協定,悍然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中國共産黨領導解放區群衆和人民解放軍,經過3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奪取了人民解放戰争的偉大勝利。
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在這場戰争中,中國共産黨緊緊依靠人民群衆,獲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結束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嶄新的人民共和國。
人民戰争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全國各界人士強烈反對内戰,呼籲民主協商成立聯合政府。蔣介石為欺騙公衆輿論,假意與中國共産黨談判,簽署“雙十協定”。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單方面撕毀協定,以約30萬軍隊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解放戰争拉開序幕。
“那時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與敵人兵力差距較為懸殊——正規軍較少,輕武器十分簡陋,重武器嚴重匮乏,絕大部分官兵甚至沒有見過軍艦和戰機。”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副教授田兵介紹,“然而,僅3年時間,形勢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人民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奪取三大戰役勝利。”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鮮紅的旗幟插遍神州大地,讓古老的中國掀開新的篇章?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政高官忙着進城‘接收’财産,而此時在延安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人民’。共産黨人提出的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治訴求,得到了中國人民廣泛的認可和擁護。”軍旅作家王樹增表示。
人民軍隊的根脈,深紮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争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
“毛主席呀,沒有您我們真得餓死了。這回我們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馬,分了衣服糧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團了……”在西柏坡紀念館的展室中,陳列着這樣一封書信。字裡行間,洋溢着翻身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悅之情,以及對共産黨的感恩之情。
這封信來自遠在千裡之外的哈爾濱市顧鄉區靠山屯,時間是1947年9月10日。當年,中共中央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徹底廢除封建及半封建性質的土地剝削制度,從而使億萬農民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願望成為現實。
紀律嚴明,這是一支老百姓自己的軍隊
“槍打老百姓者,槍斃;掠奪民财者,槍斃;強奸婦女者,槍斃。”這是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挺進大别山後,與部隊官兵的“約法三章”。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裡挺進大别山,将戰争引向國民黨統治區,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國民黨反動派對該根據地人民實行殘酷的反攻倒算,當地農村革命力量遭受很大損失,人民軍隊發動群衆工作極難進行。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後,部隊供給困難、減員嚴重、裝備奇缺。劉伯承、鄧小平不但給部隊“約法三章”,鄧小平還親自部署成立執法小組,嚴厲懲處違反紀律者。憑借着鐵一般的紀律,人民軍隊赢得了人民群衆的信任,軍民關系堅如磐石。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毛澤東為南京路上好八連撰寫的《八連頌》中,道出了人民解放軍和群衆的深厚情誼。
在“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迹展覽館,有一幅名為《不吃萊陽一個梨》的畫作。解放戰争期間,八連駐紮在萊陽,梨園裡都是黃澄澄的大梨,指戰員在周邊學習訓練,休息時幫群衆幹活,卻從不吃群衆一個梨。老百姓稱贊:“解放軍真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這才是老百姓自己的軍隊啊!”
1947年10月,解放軍總部發布了《關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人民解放軍各部隊行軍作戰做到人不踏青苗、馬不啃樹皮,不拿群衆一針一線,買賣公平,進入城市露宿街頭不擾民……人民軍隊以嚴明的紀律赢得了人民群衆的信任,為戰争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
塔山阻擊戰即将打響之時,國民黨軍将村民的房子拆掉來修建工事,塔山村農民王樹德因不配合被打得遍體鱗傷。而進駐到此的解放軍修築工事時,王樹德卻将藏在地窖裡3間房的木料全部拿了出來。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解放戰争中,國民黨軍的後勤補給,除了依靠脆弱的鐵路運輸外,到戰争後期基本上依靠空投,這種耗費巨大财力的補給行為效果甚微。在同一個戰場上,共産黨軍隊卻能得到來自人民群衆強大的補給支持,為戰略決戰勝利創造了條件。
決戰決勝,中國人民獲得解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陳列着一幅氣壯山河的油畫《占領總統府》,這幅巨作再現了一個偉大的曆史瞬間:象征革命勝利的紅旗冉冉升起在昔日“總統府”大樓的頂端。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得知這一勝利喜訊後,一揮而就這首氣勢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字裡行間洋溢着奪取全國解放戰争勝利的革命豪情。
1948年9月,解放戰争進入戰略決戰階段。中共中央、解放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多次動員人民群衆支援戰争,解放區人民掀起踴躍支前的熱潮。陳毅曾形象地比喻:“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衆用小車推出來的。”
“小車推出勝利”的背後,有一組沉甸甸的人民支援前線數據:三大戰役中,動用民工880餘萬人次,大小車輛141萬輛,擔架36萬餘副,牲畜260餘萬頭,糧食4.25億公斤……戰場上的子彈、炮彈和糧食,都來自人民群衆夜以繼日的運送。
僅淮海戰役,就動用了支前大小車輛88萬餘輛。“若把這些小車全部連在一起,能從北京到南京,并排排成兩列。”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相關負責人感慨。
1949年10月1日,在人民解放軍大進軍的凱歌聲中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解放戰争的勝利,使得占人類1/4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鬥争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田兵說。
槍為人民扛,仗為人民打。從戰争的硝煙中走來,子弟兵軍魂不變。從練兵備戰、維和護航,到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再到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實踐一次次證明,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人民軍隊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人民子弟兵。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5日 05 版)
作者:吾名 來源:中交一公局